1. 数字航线首页
  2. 小结范文

2024QS世界大学排名前30院校(最新排行榜)

同学们您是否也想知道2024QS世界大学排名前30院校(附2023QS排名变化),这个问题的分析和解答呢?相信你通过以下的文章内容就会有更深入的了解,话不多说,接下来就跟着中国教育在线小编一起看看吧。

2024排名 2023排名 院校 国家
1 1 麻省理工学院 美国
2 2 剑桥大学 英国
3 4 牛津大学 英国
4 5 哈佛大学 美国
5 3 斯坦福大学 美国
6 6 帝国理工学院 英国
7 9 苏黎世联邦理工大学 瑞士
8 11 新加坡国立大学 新加坡
9 8 伦敦大学学院 英国
10 27 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 美国
11 10 芝加哥大学 美国
12 13 宾夕法尼亚大学 美国
13 20 康奈尔大学 美国
14 33 墨尔本大学 澳大利亚
15 6 加州理工学院 美国
16 18 耶鲁大学 美国
17 12 北京大学 中国大陆
17 16 普林斯顿大学 美国
19 41 悉尼大学 澳大利亚
19 45 新南威尔士大学 澳大利亚
21 34 多伦多大学 加拿大
22 15 爱丁堡大学 英国
23 22 哥伦比亚大学 美国
24 26 巴黎科学艺术人文大学 法国
25 14 清华大学 中国大陆
26 19 南洋理工大学 新加坡
26 21 香港大学 中国香港
28 23 东京大学 日本
28 24 约翰霍普金斯大学 美国
29 44 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 美国
30 31 麦吉尔大学 加拿大
32 28 曼彻斯特大学 英国
33 25 密歇根大学安娜堡分校 美国
34 30 澳大利亚国立大学 澳大利亚
34 47 不列颠哥伦比亚大学 加拿大
36 16 洛桑联邦理工学院 瑞士
37 49 慕尼黑工业大学 德国
38 39 纽约大学 美国
38 48 巴黎理工学院 法国
40 37 伦敦国王学院 英国

QS世界大学排名是由英国一家国际教育市场咨询公司Quacquarelli

Symonds(简称QS)所发表的年度世界大学排名。QS世界大学排名囊括全球范围内的所有顶尖大学,而不仅仅是英国的大学。

QS世界大学排名囊括了全球范围内的所有顶尖大学,而不仅仅是英国的大学。因此,该排名是一个综合性的排名,考虑了多个因素,包括学术声誉、雇主声誉、师生比例、研究引用率、国际化和学科多样性等。

对于想要了解全球范围内的大学排名的学生和家长来说,QS世界大学排名是一个重要的参考指标。但是需要注意的是,该排名只是一个参考指标,选择大学还需要考虑其他因素,如个人兴趣、专业需求、学费预算等。

QS世界大学排名是由英国一家国际教育市场咨询公司Quacquarelli

Symonds(简称QS)所发表的年度世界大学排名。QS世界大学排名囊括全球范围内的所有顶尖大学,而不仅仅是英国的大学。

QS世界大学排名的依据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指标:

学术声誉:占比最高,达40%,是所有指标中权重最高的。QS通过全球范围内的学术调查收集数据,评价在全球学术界的声誉。

雇主声誉:占比10%,通过向全球的雇主发送调查问卷,询问他们认为哪些大学的毕业生最具雇佣竞争力。

学生/教师比例:占比20%,用于反映教学资源的丰富程度,如果一个大学的这个比例较低,说明其拥有更多的教学资源。

引用/教师比例:占比20%,以每个教师的研究引用次数为依据,反映大学的研究影响力。

国际教师比例和国际学生比例:各占比5%,用于评价大学的国际化程度和多元化教育环境。

此外,QS世界大学排名还考虑了多样性和国际化、学习体验和科学研究等其他因素。

一、可以参考,不可迷信

大学排行榜来自民间机构,权威性和科学性有待商榷。考生在升学时可以将大学排行榜作为择校参考资料之一,但切不可作为唯一依据。

众多排行榜都是以一套评价体系来衡量所有高校,其评价指标也多侧重于科研及大学的综合实力,容易忽视大学的软实力。一句话,志愿填报有风险,参考排名需谨慎。

二、手中不止一份排行榜

现在国内比较流行的榜单有广东管理科学研究院的“中国大学排行榜”、网大教育研究中心的“中国大学排行榜”、上海交大“一流大学研究中心”的“世界大学排行榜”和武汉大学中国科学评价研究中心的“中国研究生教育评价报告”。

兼听则明,偏信则暗,多参考几份排行榜有助于全方面了解大学。

三、选择合适自己的指标

不同考生的考分、考试类别(文科或理科等)、专业兴趣和就业倾向各不相同,应有所取舍和侧重。如果你打算从事科学研究,可以关注科研实力指标;如果你已经有心仪的专业,不妨多看看学科排行数据;若你有志于出国深造,可以留意大学的国际化程度。

大学决定起点,专业决定方向。阅读大学排行榜的诀窍之一就是看一级学科排名。因为一级学科的排名只是针对本学科专业进行,评估所涉及的面相对于整个学校来说要窄得多,加上又是同行专家评比,提高了评估排名的准确性和客观性。

没有进入排名可能意味着有些大学被外国博士生、“世界级”科学家、学术伙伴和慈善家所忽视,例如:

大学排名时,所列入的标准和数据,最易于反映生物科学的研究成果。相对于社会科学范围内的建筑、创意、人文和美术则不易反映其研究成果。诸如工程、商业和教育等专业学科,向来没有悠久的同行评议、不以名师出高徒为传统,也不易反映出对社会发展的重要贡献和真正实力。

排名起初有重视校友社经地位、毕业后贡献和学术声誉的倾向,其中拥有历史悠久和资金充裕的学府,通常是偏向发达国家中的医学院。这种排名标准使发展中国家的大学无法与欧美的重点大学在同一个起跑点上竞争。再者菁英教育和大众教育之间的差别,以及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大学之间的鸿沟也可能会扩大他们的优劣势。

有一个特别的问题是,排名使某一时刻的品质与定义会留下一种固定的印象;而高等教育机构的使命是多样化的,所以仅仅把重点放在科学研究的实力上,会忽略了其他的维度,诸如教学、社区参与、第三职能、创新性,以及社会和经济影响。

高等教育机构是复杂的组织,不同的院系和活动皆有不同的优势和弱点。根据所使用的标准和指标/权重的不同,对优秀程度的定义也可能变化。由于排名计算总分,使高等教育的复杂性被减少至一种具有意义的数据上,而差别被夸大了。

尽管存在这些批评,俄罗斯、中国大陆、台湾、印度、日本、韩国、欧洲各国政府仍然非常努力于建立自己的世界级大学。

原创文章,作者:托尼斯,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14147.cn/xiaojiefanwen/202333440.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