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华学生喜爱的十本好书2020
导语:大学是几乎是人生学习资源最多、时间最充裕、自由度最高、试错成本最低的已知地点了。这里励志故事网的小编为大家整理了最新的清华学生喜爱的十本好书,希望对你们有帮助。
一、《三体》
《三体》是刘慈欣创作的系列长篇科幻小说,由《三体》《三体Ⅱ·黑暗森林》《三体Ⅲ·死神永生》组成。其中《三体》经美籍华裔科幻作家刘宇昆翻译后获得了第73届雨果奖最佳长篇小说奖。《三体III:死神永生》获得2017年轨迹奖最佳长篇科幻小说奖。
该系列作品讲述了地球人类文明和三体文明的信息交流、生死搏杀及两个文明在宇宙中的兴衰历程。
二、《平凡的世界》
《平凡的世界》是中国作家路遥所作的长篇小说,为“中国第三届茅盾文学奖”获奖作品,全书共三部,于1986年12月首次出版。
该书以中国70年代中期到80年代中期十年间为背景,通过复杂的矛盾纠葛,刻画了当时社会各阶层众多普通人的形象,全景式地表现了中国当代城乡社会生活。书中劳动与爱情、挫折与追求、痛苦与欢乐、日常生活与巨大社会冲突纷繁地交织在一起,深刻地展示了普通人在大时代历史进程中所走过的艰难曲折的道路。
三、《哈利·波特系列》
1991年, 乔安妮·凯瑟琳·罗琳(Joanne Kathleen Rowling)在从伦敦去曼彻斯特的火车上看到窗外一个戴 魔法妈妈着眼镜的小男巫朝她微笑并挥手时,萌生了进行魔幻题材写作的想法。她在七年后,把这个想法变成了现实。于是,《哈利·波特与魔法石》在1997年诞生了,并让全世界的人为之喝彩!
哈利·波特系列历险小说凭着出奇的想象、层层迭出的悬念和利于儿童阅读的语言,几乎是一夜之间征服了世界各地的少年读者。罗琳又先后创作了《哈利·波特与密室》(1998)、《哈利·波特与阿兹卡班的囚徒》(1999)、《哈利·波特与火焰杯》、《哈利·波特与凤凰社》(2003)和《哈利·波特与“混血王子”》(2005) 《哈利·波特与死亡圣器》(2007)。罗琳也因创作了《哈利·波特》系列小说和参与电影而名利双收。
四、《霍乱时期的爱情》
《霍乱时期的爱情》是诺贝尔文学奖得主、哥伦比亚作家加西亚·马尔克斯创作的小说,首次出版于1985年。
该小说讲述了一段跨越半个多世纪的爱情史诗,在五十年的时间跨度中,作者展示了所有爱情的可能性,所有的爱情方式。本书被誉为“人类有史以来最伟大的爱情小说”,是20世纪最重要的经典文学巨著之一。
五、《诗经》
《诗经》是中国第一部诗歌总集,在中国乃至世界文化史上都占有重要地位。
《诗经》共收录自西周初年至春秋中叶大约五百多年的诗歌311篇,在内容上共分风、雅、颂三大部分。它描写现实、反映现实的写作手法,开创了诗歌创作的现实主义优良传统,历代诗人的诗歌创作不同程度地受到《诗经》的影响。
六、《乡土中国》
《乡土中国》是费孝通2005年出版的书籍,这里讲的乡土中国,并不是具体的中国社会的素描,而是包含在具体的中国基层传统社会里的一种特具的体系,支配着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
2018年4月,《乡土中国》排名清华大学借阅榜第6位[
]。
七、《枪炮、病菌与钢铁—人类社会的命运》
《枪炮、病菌与钢铁—人类社会的命运(开放人文)》是理解人类社会发展史方面的一个重大进展,它记录了现代世界及其诸多不平等所以形成的原因,也是一部真正关于全世界各民族的历史,是对人类生活的完整一贯的叙述,娓娓道来,具有很强的可读性。
为什么是欧亚大陆人征服、赶走或大批杀死印第安人、澳大利亚人和非洲人,而不是相反?为什么小麦和玉米、牛和猪以及现代世界的其他一些“了不起的”作物和牲畜出现在这些特定地区,而不是其他地区?在这部开创性的著作中,演化生物学家贾雷德戴蒙德揭示了事实上有助于形成历史最广泛模式的环境因素,从而以震撼人心的力量摧毁了以种族主义为基础的人类史理论,因其突出价值和重要性,本书荣获1998年美国普利策奖和英国科普书奖,并为《纽约时报》畅销书排行榜作品。
八、《邓小平时代》
《邓小平时代》是1998年11月1日由中央编译出版社出版的一本学术著作。
该书的作者是杨继绳,主要讲述了对中国经济改革作的分析、中国社会在改革过程中的社会变迁以及学术见解。
杨继绳同志的这本书是他多年来新闻采访经历亲身见闻,是他的见闻实录,又是他的思考和评述,他用新闻记者敏锐的眼光来观察,用学者的头脑来思考,用记者的文字来表达,虽然书中许多观点我难以苟同,但确实是本值得一读的书。——刘吉
这不是一本历史学著作,但历史学家可以从中得到大量鲜为人知的可靠史料。这不是一本经济学著作,但对中国经济改革作了深刻的经济分析。这不是一部政治学著作,却给读者提供了许多政治方面的论述。这不是一部社会学著作,人们却可以从中了解中国社会在改革过程中的社会变迁。这是一本学术著作,但读起来那么轻松愉快,因为是用记者的生动文笔来表达深邃的学术见解。
九、《自私的基因》
《自私的基因》是英国演化理论学者理查德·道金斯创作的科普读物,首次出版于1976年。
作者在《自私的基因》中提出:人们生来是自私的。人类窥见了社会关系中基本的对称性和逻辑性,在人们有了更充分的理解之后,人们的政治见解当会重新获得活力,并对心理学的科学研究提供理论上的支柱。在这一过程中,人们也必将对自己受苦受难的许多根源有一个更深刻的理解。
道金斯在《自私的基因》中的突破性贡献在于,把根据自然选择的社会学说的这一重要部分,用简明通俗的形式,妙趣横生的语言介绍给读者。
十、《谈美》
《谈美》写于1932年,是继《给青年的十二封信》之后的“第十三封信”,《中学生》杂志曾选刊了其中的部分篇章,同年11月由开明书店出版(《谈美:给青年的第十三封信》 700.1/2593开明书店民国二十二年 出版)。他曾说:“在写这封信时,我和平时写信给我的弟弟妹妹一样,面前一张纸,手里一管笔,想到什么就写什么,什么书也不去翻看,我所说的话都是你所能了解的,但是我不敢勉强要你全盘接收”。作者自称是“通俗叙议”《文艺心理学》的“缩写本”。(需要说明的是,与朱光潜先生在20世纪80年代出版的《谈美书简》相比,《谈美》更为本真,更少意识形态上的色彩,因而也更好读。)
本书顺着美从哪里来、美是什么以及美的特点等问题层层展开,提出了他的美学研究的理想目标——“人生的艺术化”。朱先生以一种对老朋友的语气娓娓而谈,将他对艺术与人生关系的深刻体悟渗透在质朴清新的文字中,“引读者由艺术走入人生,又将人生纳入艺术之中”(朱自清语)。全书最后呼吁人们“慢慢走,欣赏啊”,认为“欣赏之中都寓有创造,创造之中也都寓有欣赏”
原创文章,作者:托尼斯,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14147.cn/lizhishuji/202027158.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