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数字航线首页
  2. 励志电影

《一直游到海水变蓝》影评推荐

外卖省钱大联盟


《一直游到海水变蓝》影评推荐

篇一:

9月19日,贾樟柯导演电影《一直游到海水变蓝》在全国公映。影片共分18个章节,通过4位作家马烽(已故,由其女儿回忆)、贾平凹、余华、梁鸿来讲述1949年以来的中国往事,莫言、格非、苏童、阿来、欧阳江河、西川、叶兆言、李敬泽等文学名家也有出镜。

2019年7月,贾樟柯导演曾带剧组工作人员来余华故乡海盐拍摄部分场景,因此该片在上映之前就收获了嘉兴、海盐等地影迷的关注。如今,电影终于上映,影迷们观影情绪高涨,评论同样热烈。

元济高级中学语文老师范萍常常发起影片点映,多次在张元济图书馆开展电影赏析沙龙,她坦言比较喜欢《一直游到海水变蓝》的后半部分,影片中“当代作家群体出现时很壮观,仿佛又翻开了那本《当代文学史》。余华一出来,整个影院的气氛就被调动起来了,不仅是海盐人的偏好,他就是整部片子的笑点和亮点。他对于海盐的回忆虽然都早已了然于心,但从他用带着海盐口音的普通话说起来就这么好玩。”

资深影迷郑重其嗜在朋友圈转载了一批《一直游到海水变蓝》的关联文章和视频,并附言道:“十颗星全给余华!余华太逗了,新脱口秀人才。”

“余华为什么受欢迎?”影迷王晓蓉关注这个问题,“余华无疑是最受欢迎的,他不修边幅、表情丰富,语言生动话题新奇充满幽默,他的段落总是笑声不断,最后余华出现在海塘上总结性点题时,大家精神一振:余华又出现了!受欢迎程度可见一斑。我想跟这部电影是拍给谁看的有关。我以为,这部电影固然是给年长者缅怀,但更大程度是拍给年轻人们看的。余华将自已成名前种种挫折化为轻松的讲述,对未来的期盼意气风发,可能更适合现代人‘折而不堕’的积极向上心态。”

网友“芭蕉”对影片名字印象深刻,“一看片名,就感觉既有诗意,又韵味悠远,浩瀚无垠的大海上,蓝天白云,让人浮想联翩,心驰神往。”全程观影下来,她说:“海盐人肯定最熟悉余华了。影片中的余华谈吐诙谐幽默,充满睿智。因为不满牙医这份工作而投身文学创作,从不懂标点符号的正确使用到一次次地投稿,从没气馁,终于写出了惊世佳作。这正如他自己说的那样——一直游到海水变蓝,朝着自己选定的方向不断前行,那么终能到达成理想的境界。”

影片中,位于海盐海滨西路的大栅桥、观海园的鱼鳞石塘、杭州湾的灯塔,以及百姓的市井生活纷纷出镜,引起了海盐观众的亲切共鸣。

这份亲切共鸣更来自于《一直游到海水变蓝》这一片名,电影最初的名字叫《一个村庄的文学》,为何改名?贾樟柯导演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谈道,“在一个很偶然的机会,拍摄余华老师的时候,他讲到了自己小时候游泳的故事。说他小时候看见大海是黄色的,课本上却说是蓝色的,所以梦想能一直游到海水变蓝的地方,我们就把影片名《一个村庄的文学》改为了《一直游到海水变蓝》。这是一个非常有诗意的名字,‘一直’代表着历经挫折,‘游’代表着持之以恒,‘海水变蓝’代表更加美好的理想社会。我跟同事讲,如果经典的‘愚公移山’是一个关于山的故事,那这是海水版的‘愚公移山’,它们在精神内涵上是一致的。”

目前,《一直游到海水变蓝》仍在热映中。

篇二:

9月13日,贾樟柯导演新作《一直游到海水变蓝》,在中国现代文学馆举办北京首映礼。现场吸引了来自首都文学界百余位名家,除了87岁的著名作家王蒙,梁晓声、李洱、徐则臣三位最新一届茅盾文学奖得主,到场的文学界嘉宾还包括评论家张清华、学者戴锦华、青年作家班宇等。

中国当代文坛,头一次不是为了一部小说,而是一部电影聚在了一起。而自疫情爆发以来,一直略显清冷的中国现代文学馆门前,难得地迎来了久违的人头攒动。

首映礼映后对谈。左起:贾樟柯、梁晓声、戴锦华、梁鸿、欧阳江河。

《一直游到海水变蓝》导演贾樟柯、监制赵涛,片中主要人物梁鸿、段惠芳,艺术顾问林旭东、欧阳江河、廉毅锐,脚本作者万佳欢,录音指导张阳,剪辑指导孔劲蕾等主创以及各出品方代表来到现场,与观众见面。

“这不仅是一次电影首映礼,更是电影和文学的一次亲友相聚。”贾樟柯导演说。

回到家乡,四代作家回顾中国往事

《一直游到海水变蓝》在呈现形式上,多少类似于导演之前的电影《海上传奇》,剧中人物以受访者的身份坐在镜头前,讲述过往个人和家庭的历史。贾樟柯显然也是个很好的访谈者,他将受访者放置在熟悉舒服的环境里,并且凭借着个人对乡土中国的熟稔,镜头里从来不乏热腾腾的人间烟火。

电影以章回体展开叙事,每个章节的小标题起得也很简单,受访者聊到什么话题,索性就拿来作为标题,甚至受访者的名姓也可以作为标题。在十八个章节中间,间或会出现由素人朗读诗歌的桥段。三种表达方式相得益彰,使整部纪录片有了非常清晰的主题和故事性。

电影中第一位出现的作家是马烽(1922-2004),由于老作家已经离世,他这部分主要由其他作家和当年贾家庄的村民回忆讲述。敬老院中一位耄耋老人回忆起1949年之前贾家庄的境遇,那时人们普遍吃不饱饭,“苦菜柳叶芦苇草是贾家庄的三宝”。作为中国当代文学史上重要流派山药蛋派的代表作家之一,马烽的到来逐渐改变了这里的面貌,“他提出治碱(盐碱地)先治水……”

50后陕西作家贾平凹是第二个出场的人物,他坐在家中“白眼观世”的书法自况下回忆过往。讲到自己在一度迷茫后,回到了家乡商洛地区,“每天骑着车去乡镇各处闲逛,吃睡都在路上”,那是作家本人“最痛苦也最快乐的一段时间”。他在故土写出了不少散文,更写出了自己的成名作长篇小说《浮躁》。

首映礼现场,贾樟柯笑言镜头前的贾平凹就像个说书人,“而余华则像是脱口秀节目里的明星,梁鸿就好像是我们身边的闺蜜。”随后出场的浙江作家和河南作家承包了余下电影中的笑点和泪点。

50后作家余华在家乡海盐一家挂着绿色塑料门帘的小餐馆接受访问。他原本是牙医,却一心想去县文化馆工作。作家毫不讳言自己刚开始投稿时的“嫌贫爱富”,“我野心很大,一上来就先往《人民文学》和《收获》寄,退(稿)回来以后,再投档次低一点的《北京文学》和《上海文学》。最后实在不行,像是山西吕梁的文学杂志我也寄。”这话在黑黢黢的会场引燃了一阵爆笑,《北京文学》当年的副主编王蒙就坐在观众席间。

70后作家梁鸿在河南邓州老家的一家裁缝店接受访问,她提起母亲时不禁哽咽,说如果她能对此侃侃而谈,那才是真正的放下。当采访梁鸿的儿子时,贾樟柯还特意要求他用河南话做自我介绍。而梁鸿的儿子从小生活在北京,作家现场一句一句地教他复述——对于下一代来说,乡村从此便成为了上一代的故事,很难再去重新体会和经历。

多扑腾几下,游到海水变蓝

《一直游到海水变蓝》片尾,余华站在蔚蓝的大海边说,“在我小的时候看着这里的大海是黄颜色的,但课本上说大海是蓝颜色的。小时候经常在这里面游泳。有一天,我就想一直游一直游,我想一直游到海水变蓝。”这话不仅点题,也映射了片中的作家们从面朝黄土背朝天的乡村走向都市成名成家的人生经历。

映后观众交流环节,青年作家班宇站起来说,“我看这个片名,就想到我写过的小说《冬泳》。希望我自己和我的同辈们多扑腾几下,游到海水变蓝。”87岁的王蒙是当天到场年纪最大的作家,“我年纪大了,平时一看电影我就打盹,这个电影我从头到尾都没有打盹。”他表示,“这个电影是敢干的,别处都靠刺激、靠特技、靠明星,(这部电影)专门不靠这个。”

在对谈环节,梁晓声说:“由三位作家同行,以和自己的成长、和自己的文学成熟紧密相关的、绝对可信的叙述,来把这段历史讲给现在的年轻人听,这是这部电影的意义和价值。”戴锦华表示,自己对影片中梁鸿的故事深有感触,她同时认为,观看这部影片需要了解片中作家、文学,有一定的门槛,这一观点激起现场讨论。

导演贾樟柯分享了此次拍摄的初衷,“这部影片不单是关于乡村,不单是关于文学,我希望这个电影像索引一样,让大家回忆起一些往事。”

影片主要人物梁鸿、段惠芳都是首次“触电”,谈及拍摄感受,段惠芳表示,这次拍摄让自己在某种程度上更进一步地认识了父亲马烽。

梁鸿认为,宏大的历史叙事在私人情感面前就是一个概念,对个人和家庭来说,历史全部是由他们的情感经历和个体感受构成的。

“一定要去看这部电影,就像我们投入生活体会生活一样,投身生活的大海去游泳,才能真正发现海水是如何变蓝的。”欧阳江河说。

《一直游到海水变蓝》将于9月19日全国公映。

篇三:

一直游到海水变蓝,贾科长的新片。

虽然看到片名的时候,心里咯噔了一下,这名儿起的也忒文艺了吧,比起那些《小武》,《站台》,《世界》之类带着地气儿混合着泥土味的小镇风范,《一直游到海水变蓝》第一眼并没有让我把它和汾阳县联系在一起。虽然现在贾科长早就不是那个你以为的小镇青年,但是人类的第一印象总是如此的顽固,这个有时候还真的是挺讨厌的。

不过话分两头说,顽固的第一印象有时候倒也不见得全都是麻烦。

比如电影院里的观众,就明显比自己想象的要多很多,而且显然很多人是特意跑来看的。作为国产电影导演中还能够连续稳定输出高质量内容,且始终忠于自己内心,而且做到踩着钢丝跳舞,像模像样的同时还能把钱挣了,大家心里还是很尊敬的,贡献一张电影票就是我等草民在柴米油盐酱醋茶之余小小的不成敬意。

这是一部纪录片,还是一部在电影院公开上映的纪录片,对于熟悉国内院线生态食物链的朋友们来说,这个值得细细品,没有两把刷子,那是想都不用想。小众的题材,小众的形式,小众的主演,配上余波袅袅,一波又一波的疫情,贾科长,我敬你是一条汉子。

然而,勇气归勇气,电影归电影,鲜明的个人色彩注定了一部作品的命运只能迎合一部分人的同时,必将远离另外一部分人。至于哪一部分人是哪一部分,丁是丁,卯是卯,泾渭分明,丝毫不差,就和吃大蒜和恰咖啡的朋友如果硬是要坐在一起,那还真的是也好好磨合一下。

作为一名看过贾樟柯所有作品的拥趸,如果在评价影片本身中夹杂了过多的个人情感,似乎是一件难以避免又顺理成章的事情,既然如此,那就索性由着性子,说到哪里算哪里吧。

影片的主线选择了四个具有时代特色的作家,他们的自述构成了影片的基石。

马烽,大概这是对于电影院里观众最陌生的作家名字了,而熟悉他的人,又基本不会进入电影院去看电影,所以我想导演选择他作为开局,大概还是因为故土难舍的热烈情绪。这样一种情绪其实从始至终贯穿了贾樟柯的创作,同样是他的作品最吸引人的地方。人们总是会被一些看上去要被自己忽视,但其实早已深入骨髓的东西所影响,比如时不时会从嘴里冒出来的方言口音,就像身体内部被突然打开的秘密通道。

如果想多了解一下马烽,推荐去看看《吕梁英雄传》,《韩梅梅》,如果还有更多的兴趣,可以再去搜一搜赵树理,丁玲,西戎等人,看看作家自己的历史有时候比看他们的作品更加令人回味。

贾平凹,同样名声在外且著作颇丰的大人物,个人觉得他个人讲述的部分还是很有时代特色的,包括他的语言本身,隐隐约约带着些关中秦腔的味道,就和那两道一不留神就会立起来的眉毛一样。

不过他的女儿一出场谈到自己马上就要出版的第二本以及第三本诗集时,全场响起的笑声,还是非常喜感的。今天的观众已经不是那个可以靠灌输就可以征服的群体了,谁要是还想这么做,那么他们就会把你从神坛上拉下来,变成了自己最后的祭坛。

余华,作为作家的他,似乎再花过多的笔墨显得有点矫情了,但是你认识一个被耽误的脱口秀演员吗?他也叫余华耶!事实证明,一个好的作家,一定是一个讲故事的高手,一个情感丰富到极其细腻的人,以及一个非常有趣的人,不管他的生活是不是真的有趣,他都能把它过得比一般人更加有趣一些。

余华作为全场的高光时刻,贡献了本片最妙语连珠的台词,最神采奕奕的表演,最触动心弦的思考,当然,还有本片的片名,为什么叫一直游到海水变蓝,而不是一个村庄的文学。

他的每一本书,都值得好好看看。

梁鸿,如果说余华在不露痕迹之间实现了与观众的互动,那么梁鸿更多的是坐在了自己的世界里,讲着自己的故事,我的悲欢离合与你们无关,它是我一生走不出的围城。这一点倒是和她的作品《出梁庄记》大不相同,那时的她更像是一个把自己严严实实包裹起来的观察者,冷静而又疏远的描述着自己看到的一切,即使偶尔的私人情感泄露出来,初见的惊讶褪去之后,会发现太多刻意的痕迹,所以与之相比,倒是电影里的她,显得更加真实一点。

那么作为一部纪录片,贾樟柯到底讲了些啥?

仁者见仁,智者见智。

我们看到了那些细微乃至琐碎的生活细节,吃啥,喝啥,是不是生病了,钱够不够用,冬天冷不冷,以及,你是不是有点不开心?

我们看到了一个个人的变化,从普通的一位变成了不普通的一位,他们经历了什么,又失去了什么,他们是怎样变成了今天的样子;

我们看到了个人境遇背后的时代洪流,每个人都在被它裹挟着奔涌向前,管你愿意不愿意,巨浪袭来,是随波逐流也好,是中流击水也罢,坦率地说,都是些微不足道的小概率个体事件,而且我们都没有办法回头。

就和科长过往作品里面一直时隐时现的一条脉络,回不去的故乡,回不去的我们。

影片中最不喜欢的部分,莫过于不同章节之间的串场词,生硬,丑陋,装模做样,不伦不类,让人想起了老谋子的《山楂树之恋》,那是PPT, 不是电影。

影片中最喜欢的部分,就是那种把时间放慢之后,揿下了人生的倒带键,让我们可以在这样一个下午的时光里,静静的看看到底发生了什么,就当是看看也好,免得一个人走得太快,终究还是会忘记很多东西。

当电影结束,灯光亮起,起身离去,该干嘛干嘛。

(励志故事网版权所有,转载请标明链接:http://www.lizhigushi.com/dianyingtuijian/a36659.html)

原创文章,作者:托尼斯,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14147.cn/dianyingtuijian/202132849.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