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数字航线首页
  2. 励志电影

《一直游到海水变蓝》观后感大全

外卖省钱大联盟


《一直游到海水变蓝》观后感大全

篇一:

《一直游到海水变蓝》,听名字就是一部特别文艺的电影。但在中国电影市场的语境中,文艺片又总是和沉闷、无聊联系在一起。

我在影院中看了不到半小时,左右两边就各走了一位观众。其中一位女生在开场时拿出手机一顿猛拍,然后就瘫倒在座位上,再然后,打了个哈欠,匆匆离场。

贾樟柯导演追求的当然不会是票房大卖,但我们还是不得不问,本片拿什么来留住观众?

和《海上传奇》一样,《一直游到海水变蓝》是一部带有鲜明贾科长烙印的电影。

在对个人的采访之外,影片还穿插了许多看上去无意义的片段。镜头或是对准农民吃饭的脸,或是观察街上穿梭而过的普通人,或是摆放在桌子上的物件……你好像看出了些什么,又好像什么也没看明白。

或许,这就是贾樟柯一直在强调的观点:文学有电影做不到的东西,电影也有文学无法企及的优势。这些镜头没有任何语言符号,它们应该如何与人物的访谈联系到一起,完全取决于观众的自由解读。

对本片的官方介绍是这样的:出生于上世纪50年代、60年代和70年代的三位作家贾平凹、余华和梁鸿成为影片最重要的叙述者,他们与已故作家马烽的女儿一起,重新注视了社会变迁中的个人与家庭,让影片成为一部跨度长达70年的中国心灵史。

但看过本片的观众都会发现,贾樟柯想要表达的东西和“社会变迁”“中国心灵史”等大词没有多少联系。几位著名作家,比如莫言、苏童等,也在本片露了脸,在某活动上说了几句高大上的感言——有现代性啊,心灵的互相啊、社会的未来啊等等。

这些话语究竟有什么含义,应该怎么去理解,电影根本没有提半个字。本片从第一分钟到最后一分钟,没有一句介绍。至于交响乐般的18个篇章是什么意思,观众也可以自行阐释。

这并不是说,本片打算形散神也散,踩着西瓜片,滑到哪里算哪里。从马烽的女儿到贾平凹,从余华到梁鸿,他们的谈话风格不同,讲出来的人生故事也各有特色,但看似漫无目的的絮絮叨叨之中,我们渐渐能看出隐藏在影像里的用意。

贾平凹

如今的读者,除了高校中文系的学者或学生,可能都对马烽和他的作品有些陌生。马烽、西戎、李束为、孙谦等山药蛋派的作家写出来的作品,用今天的眼光看,当然有点“土”。读大学时,出生在城市里的我也不喜欢赵树理的作品,觉得读不下去。

但仔细听马烽女儿以及老乡的讲述,不仅能勾勒出一个有趣的马烽形象,还能了解到他的作品和他的人生事业是怎么紧密联系在一起的。所谓合作社、集体劳动、互帮互助……正是这些远离年轻人的概念,点燃了马烽那一代人。

看到这里,也就摸到了本片的门道。接下去的三位主要讲述者,贾平凹、余华和梁鸿,都是国内读者非常熟悉的大作家。你以为他们要谈早年的人生故事,或者是对文学创作的看法,又或者是对中国文学的展望?

其实都不是。

贾平凹讲,“那时年轻,什么都想写,毕业后也是什么都写一点,到1982,83年的时候,感觉这样不行,得找个方向。”所以他就回到了商洛,在村里到处逛,感觉很痛快。

梁鸿的情况也差不多。博士毕业、结婚生子、生活顺遂,但她总感觉“不对劲”,觉得这是一种“背叛”。所以,她又回到了家乡,和留在那里的老人聊聊天、唠唠嗑,后面的故事,我们都知道了。

作家和故乡的关系,我们已经谈得太多了。这次要是莫言也接受采访,说起自己的“红高粱”来,说个三天三夜也没问题。

不过本片关心的显然不是文学问题,而是这几位作家是怎么找到自己的人生道路,怎么去发现自己的无限可能的。

余华

几个讲述者里面最有意思的是余华,真没想到他还是个段子手。但是,从牙医到作家的经历好玩归好玩,戏谑的语言下埋藏的倒是余华对人生非常深刻的理解。比如,太平间里的午睡让他思考的意义,这不能不让人联想起他笔下命运多舛的小人物。他在故乡海边思考的那些问题,都是隐喻——山的那边到底是什么?

问题的答案不是现成的,必须要靠自己去寻找。所以,我们完全可以把这部电影看作一次生命的“寻根”。不是作家回到家乡才能写出来,而是他们在家乡找到了自己生命的根基,找到了自己想要向世界表达的语言,找到了自己和其他人之间最牢靠的联系。

梁鸿一说起自己的母亲和父亲,就忍不住潸然泪下,她说这些东西还是“不敢碰”。这可不是在表现梁鸿的多愁善感。母亲、父亲还有姐姐,他们的苦难到底从哪里来的?这其中的根源到底是什么?我们都很熟悉梁鸿的“梁庄”,但看完本片,你才真正懂得,她为什么要写下那些文字,“梁庄”为什么也是中国的缩影。

最令我印象深刻的还是,梁鸿的儿子已经不会用家乡方言介绍自己了,要在妈妈的帮助下,一句一句复读出来。如今的年轻人会怎么看待故乡?这当然是个问题。但可能不同时代的人都要靠自己的力量去找寻前进的方向,没有什么标准答案。梁鸿的儿子对苦难的认识和理解注定不会和她一样,但小伙子也一定能走出自己的路。

梁鸿

在电影里,每讲完一个篇章,都会有一个普通人朗读作家作品里的金句。他们的语音语调都不标准,听上去怪怪的,但从他们格外认真的表情里,我突然领悟到,原来文学也好,电影也罢,真的不是停留在学术论文里的“解读”,早已经融化在每个人的生活之中。哪有什么“正确的读法”呢?

电影是以余华的一番感慨结尾的。可以把他的话语看作点题,也可以看作本片与所有观众的一次对话。余华说,小时候故乡的海是黄色的,让他感到很奇怪:海怎么不是蓝色的?所以,他要一直游下去,直到海变成蓝色。

为什么要一直游下去?如果一直游下去,海也没有变成蓝色,那该怎么办?电影到这里戛然而止,但文本留下的问题还一直停留在那里。电影正在呼唤我们一起去填补那些意义的空隙,一起去寻找那片能够包容个体广阔生命的海。

至于游还是不游,是每个人的自由,选择权,从来都在我们自己手上。

篇二:

9月23日,由贾樟柯导演的最新作品《一直游到海水变蓝》发布十八张主题剧照,通过出生于不同年代的贾平凹、余华、梁鸿等中国文学大家口述各自时代与家庭的经验,围绕着70余年间的社会变迁,讲述了共同困扰中国人的十八段心事。

电影上映5天,深受年轻观众和众多家长喜爱,许多观众称影片“呈现了最日常、最真实、最本质的中国”、“是一个让孩子了解父辈记忆很好的窗口”,年轻观众看完影片后纷纷表示“开始对乡村文学感兴趣”、“后劲很大,值得二刷三刷”。

十八章节串联影片三重结构

电影《一直游到海水变蓝》自上映起就从家庭、社会、故乡、文学等不同角度引起观众广泛讨论。影片发布十八张主题剧照,用十八个关键词串联起一部1949年以来的“中国心灵变迁史”。“吃饭”,作为影片十八个章节的第一章,将关注点聚焦在困扰了几代中国人的吃饭问题。从当今山西汾阳贾家庄的老人院中老人能免费集体吃饭,到贾家庄村民回忆起1949年之前“吃不饱饭”的回忆,山药蛋派的代表作家马烽是如何带领村民治水改碱而获得了粮食自给自足。

而第二章“恋爱”则关注中国人在精神需求上的进阶,讲述了那个时代下的自由恋爱是需要去宣传和推广的。“马烽”、“回乡”两个章节的展开,则是通过马烽之女段惠芳的口述更全面地叙述了马烽的文学之路是如何开展。

贾樟柯表示影片的18个章节串联起来的有“三重结构”,第一重是“作家们讲述的过去时代的故事”,即马烽、贾平凹、余华、梁鸿等作家的个体经验的叙述。除上述有关马烽的四个章节外,影片还从“贾平凹”的“病”,到“余华”的“活着”再到“梁鸿”小家庭的家史中的“母亲”、“父亲”、“姐姐”、“儿子”等章节,共同勾勒出一段段中国人遭遇的苦难和情感的往事。

第二重结构则侧重“这些往事讲述的历史条件,即当下语境的影像捕捉”。影片以“新与旧”“声音”“远行”“收获”等章节依次展开群像叙述,展现了时代发展变迁给人的生活带来的变化,在保持客观距离的镜头中去扫视、凝视中国社会中不同空间里的百姓群像,引发年轻一代的强烈共鸣。而影片的第三重结构是关注“普通人跟文学的遭遇”,在十八个章节的衔接中设置了“村民朗读”这一部分,贾樟柯表示“通过他们动人的朗读,发现文学确实能够赋予每一个人一种光芒”。

影片的最后一章“游泳”中则是借余华叙述自己的经历“在我小的时候,看着这个大海是黄颜色的,但是课本上说大海是蓝色的。小时候经常在这儿游泳,有一天我就想一直游,我想一直游到海水变蓝”,从而点出了片名《一直游到海水变蓝》。有观众评价:“‘游泳’这一章将电影的叙事突然脱离了现实主义,甚至有了些魔幻主义的意味在。”

国人心事构成青年精神索引

《一直游到海水变蓝》是以出生于上世纪50年代、60年代和70年代的三位作家贾平凹、余华和梁鸿为中心,他们与已故山西作家马烽之女段惠芳一起,透过他们几代人对私人经历的讲述,用十八个章节的叙述展现出过去70余年的中国社会变迁,探索国人的精神世界。

电影《一直游到海水变蓝》用极致的电影语言与叙事的方法挑战大众对纪录片的全新认知。据悉,这是贾樟柯导演首次在自己的电影中采用这样的结构来解构电影,贾樟柯表示这十八个章节是中国人一直在处理、在面对的问题,从马烽到贾平凹再到梁鸿,其中“吃饭”这一问题,是一直困扰着一代又一代的问题。

不少观众表示看完更是想二刷寻找更多细节,这十八章节彼此独立又相互贯穿。正如贾樟柯导演所说,电影讲述了“中国人的十八段心事”,这十八章的结构就像是一个索引,每个人都能按图索骥,最终游进的是自己的“情感大海”。

篇三:

从去年年初在柏林国际电影节首映,到定档中秋档登陆院线,贾樟柯新作《一直游到海水变蓝》,终于要和国内观众见面了。熟悉贾樟柯的观众都知道,他的电影大多与故乡息息相关,早年他的“故乡三部曲”从70年代末讲述至2000年初,形成中国乡村城镇普通人生活的画卷。近年来的《山河故人》,从1999年跨越世纪叙述至2025年,展现出三个不同时代的社会面貌。

这次,贾樟柯将镜头对准四代作家,此前他就以《东》《无用》聚焦画家和设计师,连同这部构成了“艺术家三部曲”,他让作家们站在故乡来看过去70年来中国社会的变迁,依然没有脱离故乡的范畴。 而享誉影坛的贾导,从故乡“游”到世界,也从世界“游”回故乡。他还想带领观众游到哪?答案或许就在这部《一直游到海水变蓝》中。

从《一个村庄的文学》到《一直游到海水变蓝》

这部电影的起点是首届吕梁文学季。 贾樟柯作为组织者,把莫言、余华、苏童、阿来、欧阳江河、梁鸿等文学名家都请到了汾阳贾家庄,他们云集在这个小村庄里,谈论“从乡村出发的写作”,谈论乡村经验与现代中国的关系。“我们进入城市也就两、三代人,很多城市居民的行为规则、生活和思维习惯,都是由乡村里来的。我们今天迫切地要理解乡村,我们也迫切地需要理解城市,它们是互为依存的。” 贾樟柯认为这个事件值得记录,同时锁定作家贾平凹、余华、梁鸿以及已故作家马烽的女儿,聆听作家们的心灵故事,叙述1949年以来的中国往事。

作家贾平凹

电影起初的片名叫《一个村庄的文学》,但拍到一半的时候,贾樟柯发觉这个名字已经涵盖不了这部电影的内容和主题。“因为每一个作家提到他的生活,都提出了一些非常关键性的遭遇跟经历,比如马烽先生主要活跃在五、六十年代,遇到吃饭问题的困扰,到今天全球性的粮食安全还是一个问题。马烽先生还有恋爱的问题,那个年代,自由恋爱还是需要去宣传和推广。生活发生了这么多变化,进入疫情之后,整个世界处在不确定中,我们个人怎么应对这个时代,怎么理解自己,都需要一些作品能够带我们回到过去,从过去我们的来路去理解今天发生的事,坚定我们往前走的决心和信心。”电影的主题已经不仅止于讲述作家、乡村和文学,而是把作家当成了历史的见证者。

作家余华

余华讲的一个小故事启发了电影的最终片名。小时候他看见的大海是黄色的,但课本上都说大海是蓝色的,他的梦想就是能一直游到海水变蓝的地方。这个愚公移山的故事点出了电影的核心表达。

“一直游到海水变蓝”有时间,有动作,有目标,呈现出一种执着的浪漫诗意,这份理想又显得有些不可思议。贾樟柯说,如果把这部电影看做是一部年代戏,它有七十年的历史,他的电影从来没有如此漫长的历史跨度。“我们常常听党说这样一句话:我们一步一步走到今天。我就想拍一部电影,这一步一步到底意味着什么,这一步是什么?下一步是什么?我们究竟经历了什么,就形成了这个电影答案的跨度。”

中国人的十八段心事,电影里的三层结构

《一直游到海水变蓝》以时代为结构,从四位不同出生、成长年代的作家视角,以他们的黄金岁月来连接叙述起中国社会从1949年到当下这70多年来的个体经验与个体历史。贾樟柯从对这些作家的采访拍摄中又形成18个章节的整体叙事结构,贾樟柯将之称为“中国人的十八段心事”,这“十八段心事”里实际上暗含三层结构。

第一层结构是“作家”。贾樟柯形容:贾平凹就像是说书人,纵横上下五千年历史,从他的出生地讲到他的家庭史。余华像脱口秀明星,说话风格幽默、举重若轻般地讲述他的自我成长。梁鸿则像闺蜜或好朋友,给人一种喝着下午茶,讲家长里短的感觉。

作家梁鸿

电影就这样跟随他们从陕西拍到河南,从河南拍到陕西,又从陕西拍到浙江海盐,从内陆一步步走到沿海,“一直拍到海水变蓝”。

第二层结构是“氛围”。“他们在一个什么样的时代氛围里去讲这些往事,为什么要讲往事,是跟今天的生活情况是有关联的”,贾樟柯说,为此他去了火车站、餐厅、公园、街道等公共空间,去捕捉当下的氛围。

第三层结构是“村民朗读”。“这代表着我们所有的这些经历和遭遇,通过文学能转化成社会的光芒,”贾樟柯摘录出当代文学里的金句和优秀的诗句,让村民挑选他们最喜欢的一句,虽然可以看着读,但大部分人都说要背下来,要记住它。

贾樟柯回忆,“朗诵特别有趣,有的人激情澎湃,有的人娓娓道来,每个人都不一样,每个人都显示出对这些诗句、语句的热爱。文学离普通人并不远,文学不是只有拥有一定教育程度,从事这个行业的人才关注它。村里的村民要劳作,但有机会让他们读几段话,他们会分辨,他们会有感应,他们会在这里面找到自己精神的一种愉悦。”

这三层结构背后,即是从纪录片《世界》以后,贾樟柯就喜欢用的“板块结构”,他曾解释,现实与人类生活的复杂多样性已经无法用单一传统的叙事来展现,所以他总要在一部电影中去表现不同的多组人物,或跨越不同的时间和地区。

包括《一直游到海水变蓝》,我们又能看到中国社会不同空间里的百姓群像,去沉浸感受不同时代的景观氛围,在保持客观距离的镜头中去扫视、凝视人的风景。这是贾樟柯电影一直以来的独特魅力。“我在纪录片中更喜欢关注人的状态,他们走路的姿势,寂寞风景中突然传来的声音,发现和表达那些生活中抽象的部分,是我拍纪录片的乐趣。”贾樟柯曾说,他相信人表层的东西能揭示非常丰富的信息,在有距离感的观看里,会调动观众的生命体验去理解和感受。

同时,《一直游到海水变蓝》也出现了贾樟柯在创作上的一些新变化。《任逍遥》里的《任逍遥》、《三峡好人》里的《酒干倘卖无》、《山河故人》里的《珍重》、《江湖儿女》里的《浅醉一生》……这次,贾樟柯没有如往常使用这类流行金曲来描绘时代的底色,而是罕见使用了古典音乐来做配乐。“这部影片形成18个段落章节后,呈现出一种来自结构的含义意蕴,很需要用一种音乐来配合这种结构,古典音乐的结构是很工整,很严谨,就选择了古典音乐。”

在贾樟柯看来,古典音乐相比流行音乐也更抽象,流行音乐因为有歌词,观众会因歌词代入具体的情境和情绪,古典音乐有一种间离感,他认为这种间离感能让这部感情澎湃的电影背后多产生一层理性,如同他安排村民在田间地头朗诵文学选段,也在制造间离效果。

汾阳小子贾樟柯,游到哪里了?

贾樟柯曾说,中国人在现代化的路上走路,肯定会拎着一个包,这个包里装的可能就是乡村。贾樟柯的包里拎着的也是乡村,他与他的电影从家乡汾阳走到了全国,也走向了世界。从在汾阳大院里吃“百家饭”长大的“贾赖赖”到世界影坛无人不晓的“贾导演”,离开家乡的贾樟柯,其实也从来没有离开过家乡。

第一次离开山西要到北京就读北京电影学院,贾樟柯仍然记得那个初秋他坐长途汽车离开的情景,透过车窗,看见在父母和熟悉的汾阳街道逐渐离他远去,他偷偷流了眼泪,“有一种挣脱牢笼的喜悦,好像天高任鸟飞,也有一种惆怅,要离开爸妈了。”离开家乡时,贾樟柯带了两件东西,一件是母亲做的月饼,因为中秋节是母亲的生日,当时临近中秋。另一件是父亲送的一本《新华字典》,因为父亲是语文老师,怕他念错别字。

他更记得,小时候父亲带他去爬城墙,城墙外是一条通向远方的公路,父亲站在城墙上远望,情绪低落。长大后他理解了父亲,“因为我也想看看远方,想离开这个地方,去认识更广阔的世界。”虽然离开了故土,贾樟柯却将故土的那些人,那些事化作自己的生命经验和始终不变的创作源泉,他将汾阳与山西一次又一次带向国际大银幕,到柏林去、到威尼斯去、到戛纳去,拿下金狮大奖,以《山河故人》《江湖儿女》连续角逐金棕榈。这片生育他的乡村土地,不断赋予他对艺术的野心与成就。

贾樟柯在《贾想》中写道:多年之后我想,我之所以到现在还热爱所有的远行,一定跟故乡曾经的封闭有关。而所有远行,最终都能帮助自己理解故乡。的确,只有离开故乡才能获得故乡。“当局者迷,没有一点距离,就缺少参照去理解自己过去的生活。更重要的是我们离开故乡,我们去闯荡天涯,实际上我们也有一个观察世界的基本标准,就是故乡带给我们以这种不变的角度去理解外面的世界,它是互为因果的。所以在城市生活久了,确实有一种独特的角度,能够相对更加全面、客观地去理解,故乡是什么,乡村是什么。”

如今,贾樟柯从北京搬回老家,定居在贾家庄。除了拍电影,他一直在用不同方式回馈、反哺故土:创办平遥国际电影展、贾家庄短片周,建立贾樟柯艺术中心,组织举办吕梁文学季,投资电影主题餐厅“山河故人”,当选山西人大代表,出任山西电影学院院长……

这些多重身份集合成的是一张属于山西人的骄傲名片。 现在以《一直游到海水变蓝》面对自己的故乡,贾樟柯说,“如果你在意它,它就是你终身热爱的地方,你会牵挂它,就想表达它,就想观察它,就想讲述它的故事。从我的故乡出发,但是它也不只是说我的故乡。”

(励志故事网版权所有,转载请标明链接:http://www.lizhigushi.com/dianyingtuijian/a36657.html)

原创文章,作者:托尼斯,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14147.cn/dianyingtuijian/202132851.shtml